第五章:生殖系

董炘
2021-11-30
第五章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reproductive(genital)system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进行性活动和繁殖后代,分为男性生殖器male reproductive organs和女性生殖器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s(图2-5-1)。

第一节 男性生殖器


图2-5-1男性生殖系统概观

一、男性内生殖器

(一)睾丸testis 卵圆形,内外侧面略扁,表面光滑,位于阴囊内(图2-5-1),左、右各一,一般左侧低1cm,功能是产生精子sperm和分泌男性激素。睾丸前面游离,后面与附睾和输精管头段相接触,后上有睾丸输出小管、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睾丸随性成熟迅速生长,老年睾丸功能的衰退而萎缩变小(图2-5-2)。


图2-5-2 左睾丸后面(据孔氏图添绘)

睾丸包膜名白膜,发出小隔将睾丸实质分为100~200个睾丸小叶。每小叶含2~4条精曲小管,管上皮细胞能转化为精子,管间有睾丸间质细胞,能分泌男性激素。精曲小管汇合成精直小管,进入睾丸纵隔,交织成睾丸网。从睾丸网发出睾丸输出小管,出睾丸后缘进入附睾头(图2-5-2)。         

图2-5-3   睾丸附睾精索

(二)输精管道

1. 附睾epididymis   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偏外侧,分为附睾头、体、尾三部分(图2-5-2)。睾丸输出小管进入附睾后,盘绕形成附睾头,它们的末端汇合成一条附睾管。附睾管盘曲形成附睾体和附睾尾。附睾尾转折向上移行为输精管。附睾为暂时储存精子的器官,并分泌附睾液营养精子,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

2. 输精管deferent duct始于附睾尾,沿睾丸后缘附睾内侧上行,经阴茎根两侧,穿腹股沟管入盆至膀胱底,长约50cm,按行程分三段:

(1)阴囊段scrotal part,于皮下可捏,手感为细硬条,与伴行的血管有明显区别。

(2)腹股沟管段inguinal part。

(3)盆段pelvic part 最长,贴盆腔侧壁行向后内,从前方横过输尿管达膀胱底,膨大形成输精管壶腹ampulla of deferent duct,随即变细,与精囊腺的排泄管汇合形成左右射精管ejaculatory duct,穿入前列腺,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图2-5-3)。


图2-5-3男性生殖附属腺

3精索spermatic cord(图1-2-14、2-5-2)指从睾丸上端起至腹股沟管腹环止,以为主的一段结构,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输精管动脉、提睾就动脉、精索静脉丛(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鞘韧带等组成。精索有三层被膜,从内向外依次为精索内筋膜(源自腹横筋膜)、提睾肌膜(源自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精索外筋膜(源自腹外斜肌腱膜),成人的三层已合成一层而不易分开。三被膜因睾丸自腹腔下降至阴囊而获得,故三被膜也成睾丸被膜。

4.睾丸下降(图2-5-4)

睾丸和附睾早期位于脊柱上腰段两侧,贴腹后壁,被腹膜覆盖。胚胎3个月降至髂窝,7月贴腹股沟管腹环,出生前降至阴囊。下降动力仍无定论,一般认为睾丸下端有一条睾丸引带连至阴囊。覆盖引带的腹膜亦随引带顶着腹前壁的筋膜和肌下降,该腹膜形成一盲管名鞘突。胚胎发育迅速而引带相对缓慢,牵拉睾丸在鞘突内逐渐下降至阴囊。鞘突后壁包贴睾丸和附睾的前面成为睾丸鞘膜脏层,其余成壁层,盲端的腔成为潜在的鞘膜腔鞘突上份退化成鞘韧带,腹膜腔乃鞘膜腔断开,被鞘突推带而下的腹横筋膜和3层腹肌成为睾丸和精索的被膜。若鞘突管不闭锁,腹内肠脏可沿鞘突腔下降,名先天性腹股沟疝,鞘突成为疝囊,睾丸在疝囊内。若鞘突闭锁,肠脏顶着的腹膜从腹壁薄弱区疝出,睾丸在疝囊外,名获得性疝(图2-5-5)。如果睾丸下降停滞于盆内、腹股沟管内或阴茎根部等处,称为隐睾(图2-5-6),会妨碍精子成熟。


       

图2-5-4 睾丸下降与先天性腹股沟斜疝


图2-5-5   腹股沟斜疝

             

图2-5-6隐睾

   (三)附属腺

1. 前列腺prostate   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形似板栗,有鞘膜和平滑肌被膜。后面贴直肠,有一纵行浅沟称前列腺沟prostatic sulcus(图2-5-3),老人前列腺肥大时此沟消失,肛门指诊可触知。尿道纵向穿过腺体,接受腺和射精管开口。分叶见图2-5-7。

图2-5-7前列腺的分叶

前叶肥大向后压迫尿道,中叶肥大突入膀胱压迫尿道内口致尿潴留(图2-5-8)。各叶无明显分界,均由腺组织和平滑肌组织混杂构成。分泌物构成精液的主要部分。射精时靠腺内平滑肌和平滑肌被膜收缩,将前列腺液挤入尿道,与附睾来的精子、精囊腺来的分泌液混合。每次射精总液量2-5ml。对性病患者检查可从肛门伸入手指,按压前列腺取液检查。


图2-5-8   前列腺肥大及指诊

2. 精囊腺seminal vesicle椭圆形,由一长管弯叠而成,位于膀胱底后方,输精管壶腹的外侧(图2-5-4)其分泌液构成精液,曾误认为是“储精(子)囊”。

3. 尿道球腺bulbourethral gland为一对豌豆大小的球形腺体,位于尿生殖膈内,其排泄管开口于尿道球部(图2-5-1、3)。

二、男性外生殖器

(一)阴茎penis 位于耻骨联合的前下方,呈圆柱形,分为头、颈、体、根四部,(图2-5-9)。头有矢状位狭窄裂隙即尿道外口external orifice of urethra。阴茎由2条阴茎海绵体和1条尿道海绵体,外包筋膜和皮肤而成。两阴茎海绵体cavernous body of penis前2/3段并贴合二为一,构成阴茎体的背份,后1/3段分开并折向下,附于两耻骨体耻坐骨支,名阴茎脚crus of penis。尿道海绵体cavernous body of urethra有尿道贯穿,位于腹侧,前端膨

大套罩两阴茎海绵体前端成阴茎头,其后半折向下贴附耻骨和尿生殖膈,称尿道球bulb of urethra,。脚和球合成阴茎根,埋于皮下。


图2-5-9   阴茎与包皮

各海绵体分别包有一层厚而致密的白膜。深筋膜名阴茎筋膜,海绵体小梁间的腔隙与血管相通。腔隙充血,阴茎即变粗变硬称勃起。阴茎的深浅筋膜见图2-5-9。。阴茎皮薄而柔软,浅筋膜的膜性层容许皮肤移动度特别大,从阴茎颈向头推移形成双层皮套,阴茎包皮prepuce of penis。将包皮向阴茎体退尽,可见与阴茎头的腹侧中线处连有一条皮肤皱襞,称包皮系带frenulum of prepuce。成人阴茎头多外露,若常被包皮包裹称包皮过长。若包皮口很小,不能翻下让阴茎头完全外露,称包茎,须行包皮环切术,切除包皮系带远侧的一段包皮。阴茎浅筋膜的膜性层与阴囊的肉膜、腹壁浅筋膜的膜性层(scarpa筋膜)、会阴浅筋膜的膜性层(colles筋膜)相续,详见“会阴”节。

(二)男性尿道male urethra兼有排尿和排精的功能,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穿前列腺、尿生殖膈和尿道海绵体,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图2-4-11C),长约18cm,管内径5~7mm。据穿越结构分:前列腺部prostatic part有射精管和前列腺管开口;膜部membranous part穿过尿生殖膈,有尿道括约肌环绕,随意控制排尿,二者合称后尿道posterior urethra;海绵体部cavernous part又称前尿道anterior urethra,尿道球腺开口于其近端。男尿道行程有耻骨下弯subpubic curvature和耻骨前弯prepubic curvature。后者拉阴茎贴腹壁时可变直。尿道外口最窄。尿道插管时应注意上述情况。

图2-5-10   阴囊层次,水平切下半上面观           

(三)阴囊scrotum(图2-5-10) 位于阴茎根下前方,阴囊壁由皮肤和肉膜组成,肉膜构成阴囊中膈scrotal septum分隔阴囊腔,,分别容纳左右睾丸和附睾。肉膜含平滑肌纤维,可随外界温度的升降低而舒缩,以调节阴囊内的温度比体温低1~2℃。阴囊面正中有纵行皮嵴名阴囊缝,于缝前上端处刺一小口,牵出左、右输精管,是输精管结扎的常用部位。

鞘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让睾丸可在阴囊内自由滑动。鞘膜积液在手电筒透照下表现为阴囊内可透光的肿物(图2-5-11)。

图2-5-11睾鞘膜积液

第二节 女性生殖器

一、内生殖器

(一)卵巢ovary位于盆腔侧壁髂内、外动脉的夹角处,左、右各一,呈扁卵圆形,略呈灰红色,可分为内、外两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图2-5-12)。内外侧面和后缘游离。前缘借卵巢系膜连于子宫阔韧带,前缘中部有脉管、神经、出入名卵巢门hilum of ovary。自盆壁连至卵巢上端的血管神经束有腹膜包被,构成卵巢悬韧带。卵巢下端借卵巢韧带连于子宫角。成年女子的卵巢大小约如拇指末节,年龄性变化很大。

(二)输卵管uterine tube是输送卵子的肌性管道,也是卵子受精的部位,左、右各一,在子宫阔韧带游离缘内,从子宫底两侧向上延伸至盆侧壁被卵巢悬韧带悬吊,末段再向下弯曲绕过卵


图2-5-12 盆正中矢切右半内面观

巢上端(图2-4-10B、2-5-13),长约10cm。它的近端有输卵管子宫口uterine orifice of uterine tube,直径1mm。远端有输卵管腹腔口abdominal orifice of uterine tube,直径3mm。输卵管较弯曲,由远至近分为四部:

图2-5-13女性内生殖器

1. 输卵管漏斗部 漏斗底为腹腔口。漏斗边缘伸出许多指状突起,称为输卵管伞fimbriae of uterine tube,有引导卵子进入输卵管的作用。

2. 输卵管壶腹部 占输卵管全长的一半多。此部壁薄腔大而弯曲,卵子通常在此部受精fertilization,子宫外孕也多见于此部。

3. 输卵管峡部 短直而内腔狭窄,约占全长1/3。

4. 输卵管子宫部 为穿过子宫壁的部分,长约1cm,以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

(三)子宫

1. 子宫的形态结构   

子宫uterus是孕育胎儿的肌性器官。成人未孕子宫呈前后稍扁的倒置梨形,长7~8cm,宽4~5cm,厚2~3cm,分为底、体、颈三部分(图2-4-9B、2-5-13)。子宫底为输卵管子宫口以上的部分,宽而圆隆。子宫底两侧与输卵管相接处称子宫角。子宫体为子宫中间大部。子宫体下端近颈处略为狭细,称子宫峡,长约1cm。腹膜在此从子宫反折至膀胱。妊娠后期此部可延长至7cm以上,剖腹产常从膀胱上面揭起腹膜横切此部,避免打开腹膜腔(图2-5-14)。子宫颈为子宫下部,较窄,并呈圆柱状,分为子宫颈阴道上部,占上2/3,以及突入阴道腔的子宫颈阴道部,占下1/3。子宫颈为肿瘤的好发部位。


图2-5-14 子宫分部及各部的生理变化

位于子宫体、子宫底内的部分称子宫腔,呈底在上的三角形,底的两端为输卵管子宫口;位于子宫颈内的部分称子宫颈管,呈梭形。子宫颈管的下口称子宫口orifice of uterus,通阴道。未产妇的子宫口成圆形,边缘光滑。经产妇的子宫口成横裂状(图2-5-13)。

子宫壁较厚,约1. 0~1. 5cm,分3层。外层称为子宫外膜,由脏腹膜形成。中层为子宫肌层,最厚,约0. 8~1. 3cm,构成子宫壁的大部。内层为子宫内膜。自青春期开始到绝经期止,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底和子宫体的内膜每隔28天左右出现一次脱落、增生、修复的周期性变化,称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这些脱落的内膜等经阴道排出体外,称月经。

2子宫的位置和姿势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颈位置相对恒定子宫体则随体位、膀胱和肠管情况而向前后左右变动。坐立位膀胱空虚时,子宫体伏在膀胱上面,其姿势呈前倾前屈位。前倾anteversion指子宫向前倾斜,子宫颈长轴与阴道长轴间形成向前下约90°的夹角。前屈anteflexion指子宫体向前弯屈,子宫体长轴与子宫颈长轴间形成向前下的钝角(图2-5-15)。正常成人子宫底不超过骨盆上口,子宫口平或高于坐骨棘。

2-5-15子宫的姿势

3. 子宫位置的维持   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结构,包括盆底的肌肉、筋膜和韧带等。子宫的韧带包括下面4对(图2-5-16):

(1)子宫阔韧带broad ligament of uterus:由双层腹膜形成,宽阔,从子宫侧缘延伸到盆腔侧壁。它维持子宫于正中矢状面。其游离上缘内包有输卵管,漏斗部离上缘独立后,上缘的外侧端续连卵巢悬韧带。

(2)子宫圆韧带round ligament of uterus:由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构成,呈索状,起于子宫角下方,行于阔韧带内,经腹股沟管止于阴阜和大阴唇皮下组织,维持子宫的前倾和前屈。   



图2-5-16子宫的韧带

(3)子宫主韧带cardinal ligament of uterus:在子宫阔韧带的基部内,由纤维结缔组织、平滑肌、子宫的血管和神经等构成,从子宫颈两侧延伸到盆腔侧壁,是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子宫脱垂的重要结构。

(4)子宫骶韧带uterosacral ligament:从子宫颈向后绕过直肠两侧,止于骶骨前面,内含平滑肌纤维,直肠指诊可触及,功能维持子宫颈前倾的位置。

如果维持固定装置薄弱特别是盆底受损,子宫颈下端下降至坐骨棘平面以下,甚至脱出阴道之外,称子宫脱垂(图2-5-12)。

图2-5-17子宫脱垂

(四)阴道vagina 为一肌性管道,由黏膜、肌层和外膜组成,富于伸展性,是性交器官,也是胎儿娩出和月经的通道。其前后壁相贴,入口段侧壁几与前后壁等长,阴道腔的横切面呈H形裂隙(图2-5-13)。前壁与膀胱和尿道相,后壁与直肠相贴(图2-4-10B)。阴道上端宽阔,包套子宫颈阴道部,形成的环形间隙称阴道穹vaginal fornix,以后穹最深。后穹与腹膜腔只隔薄层阴道壁和腹膜(图2-5-10B),是对女病人作腹膜腔穿刺最便捷的地方。下端以阴道口vaginal orifice。处女的阴道口周围有处女膜hymen附着(2-5-18)。

       

图2-5-18 处女膜   

(五)前庭大腺greater vestibular gland(Bartholin腺)相当于男性的尿道球腺,形如豌豆,位于阴道口的两侧、前庭球后端的深面(图2-5-19B)。导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的夹沟处。分泌液有润滑阴道口的作用。如因炎症导致导管阻塞,可形成前庭大腺炎或囊肿。                                         

   二、女性外生殖器(图2-5-19)

(一)阴阜mons pubis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富有脂肪。性成熟期以后,生有阴毛。

(二)大阴唇greater lip of pudendum为一对由皮肤隆起形成的纵行皱襞,两侧大阴唇的前端和后端左右互相连合,形成阴唇前连合和阴唇后连合。

(三)小阴唇lesser lip of pudendum位于大阴唇内侧,也为一对皮肤形成的纵行皱襞,但较薄,表面光滑。两侧小阴唇的前端延伸为阴蒂包皮和阴蒂系带,后端则汇合形成阴唇系带。

(四)前庭 vestibule为两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其底部有尿道外口、阴道口、前庭大腺导管口和众多的前庭小腺的开口。

(五)阴蒂clitoris 除无尿道海绵体外,阴蒂海绵体的结构、附着、分部一如阴茎,小阴唇上端分叉,外份形成阴蒂包皮內份形成阴蒂系带露于表面,附于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的阴蒂头。                                                                                       

(六)前庭球bulb of vestibule位于会阴浅筋膜内,相当于男性的尿道海绵体,呈蹄铁形,分为较大的外侧部和较细小的中间部。外侧部位于大阴唇皮下,中间部位于尿道外口与阴蒂体之间的皮下。充血勃起时缩窄阴道口。

       

   图2-5-19 女外生殖器

第三节 乳房和会阴

一、乳房mammae(breasts) 男性的乳房不发育,乳头位于第4肋间平面。女性乳房于青春期后开始生长发育,妊娠和哺乳期有分泌活动。此处只叙述女性乳房。

(一)乳房的位置和形态   乳房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图2-5-20)。胸大肌前面的胸筋膜与乳腺体后面的包膜之间有乳腺后间隙。乳房可在肌面滑动,隆乳房的假体即植入此间隙内。乳房大小差异甚大,可从第2~3


图2-5-20   乳房形态

肋延伸至第6~7肋,内自胸骨旁线,外达腋中线。成年未产妇发育良好的乳房呈半球形,紧张而富有弹性。乳头nipple位置变化较大,顶端有十多条输乳管的开口。乳头周围皮肤的色素较多称乳晕,其表面因有乳晕腺areolar gland而形成许多小隆起。乳晕腺分泌皮脂滋润乳头。

   

     

图2-5-21   乳房的结构

乳房的结构   由乳腺、纤维组织、皮下脂肪和皮肤等构成(图2-5-21)。乳腺mammary gland共15~20个乳腺叶,每叶又再分为许多乳腺小叶。一叶有一条输乳管,在近乳头处膨大为输乳窦,变细后开口于乳头。因输乳管粗短,乳汁又是很好的培养基,哺乳期清洁不当,细菌易入侵致乳腺炎。

乳腺位于胸部浅筋膜内,胸部浅筋膜膜性层包贴于乳腺底面,此膜与胸大肌筋膜间的间隙疏松,乳房可在胸大肌面上推动。乳腺癌侵袭胸大肌可现推不动的硬块。隆胸术可将假体植入此间隙,但有假体移位或纤维增生而变形的缺点。

乳房的外上象限处乳腺延伸出一块,可超越胸大肌突入腋窝名腋尾axillary tail,腺总量较其它象限为多致乳腺癌此处多见。乳房小叶间的纤维隔连于浅筋膜膜性层和皮肤之间,统称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图2-5-21B),对乳腺起悬吊作用。乳腺癌侵犯时纤维缩短,拉皮肤内陷成小凹,临床称橘皮样变,以乳房上半皮肤多见(图2-5-22)。



图2-5-22   乳腺癌致皮肤橘皮样变

二、会阴perineum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会阴指封闭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图2-5-23),主要包括盆膈尿生殖膈、浅筋膜和皮肤。以两侧坐骨结节连线为界,广义会阴分为前方的尿生殖三角和后方的肛三角。男性的尿生殖三角有尿道穿过,女性的有尿道和阴道穿过。肛三角中央有肛管穿过。狭义会阴特指女性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会阴中心腱,又称产科会阴obstetrical perineum。

   

图2-5-23 女骨盆下口

肛三角anal triangle 中部有肛门及其外括约肌,两侧为坐骨肛门窝ischioanal fossa(图2-5-24)。此窝为锥形间隙,底在下由皮肤封闭,外侧壁为闭孔内肌,内侧壁为盆膈和肛门外括约肌,前壁为尿生殖膈,后壁为臀大肌。   


               

图2-5-24 坐骨肛门窝

窝内有大量的液态脂肪及会阴部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等。两侧的坐骨肛门窝在肛管后方相通。在直肠、肛管充满大便时,坐骨肛门窝内外侧壁可相贴至内腔消失。

肛三角的肌包括肛提肌、尾骨肌和肛门外括约肌。肛提肌(图2-5-25)起自耻骨后面、坐骨棘及两点间的闭孔内肌筋膜腱弓,双侧纤维向后、内附于阴道、直肠和尾骨。三者之间的肌纤维与对侧者续连形成肌袢,对前列腺、阴道和直肠起兜提、括约和支持作用。肛提肌和尾骨肌共同构成盆膈肌,与贴附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盆膈

(二)尿生殖三角urogenital triangle

1. 尿生殖三角的肌

(1)会阴浅横肌superficial transverse muscle of perineum起自坐骨结节,止于会阴中心腱(图2-5-25B),有加强盆底的作用。

(2)球海绵体肌bulbocanvernosus起自会阴中心腱和尿道球下面的中缝,围绕羽状尿道海绵体后部,止于阴茎背面的筋膜,收缩时压迫尿道以排尿和射精,上提勃起的阴茎。此肌在女性称阴道括约肌sphincter of vagina(图2-5-19B),覆盖于前庭球表面,可缩小阴道口。

(3)坐骨海绵体肌ischiocavernosus起自坐骨结节,覆盖坐骨海绵体或阴蒂海绵体,从其外侧止于阴茎脚背面,收缩时上提勃起的阴茎或阴蒂。

(4)尿生殖膈肌包括张于两坐骨支之间的会阴深横肌和环绕尿道的尿道括约肌。女性还有阴道括约肌。


图2-5-25 会阴部层次

(5)会阴中心腱central tendon of perineum(会阴体perineal body)盆底、会阴肌及肛门外括约肌的腱在此交织,成长约1. 3cm的腱性结构,位于阴道口的后方。妇女生产时若此处被撕裂将导致盆腔内脏脱垂。

2. 尿生殖三角筋膜   

(1)浅筋膜 由于此处器官体积变动,其深部形成一较致密的膜性层,名Colles筋膜。此膜两侧附于耻坐骨支,后缘与尿生殖膈后缘融合,乃形成一个三角形间隙名会阴浅隙superfial perineal space。向上在耻骨结节之间与腹前壁浅筋膜的膜性层(Scarpa筋膜)相续。在男性向前与阴茎浅筋膜的膜性层及阴囊的肉膜相续,隙内有阴茎根的三个海绵体及肌。外伤致尿道破裂时,尿液先充满浅隙,后漫入阴囊和阴茎皮下,让阴囊和阴茎肿胀,再向上跨耻骨嵴漫至腹前壁,可达脐平面(图2-5-26)。   

图2-5-26 男性会阴筋膜

(2)深筋膜   分两层,覆盖尿生殖膈肌的上下面,分别称为尿生殖膈上筋膜尿生殖膈下筋膜,共同构成尿生殖膈。两筋膜在肌的后缘相互移行,两侧附于耻坐骨支,构成一密闭的三角形间隙名会阴深隙deepperineal space(图2-5-27)。

   


       

         

图2-5-27   盆会阴部,冠切,后半的前面观




阅读301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