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感觉器---第三节:皮肤
1、解释概念:
(1)表皮 指皮肤的浅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从深层的新生上皮细胞到表层老化的皮屑,代表了上皮细胞的不同成熟阶段。表皮无血管淋巴管,有痛觉神经末梢。
(2)真皮 指皮肤的深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有毛、皮脂腺和汗腺的输
出管、神经末梢穿过。临床上为测某药会否过敏,将少量注入此层,名皮内注射。
(3)皮下组织又名浅筋膜,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脂肪组织的含量随部位、年龄、生理状态有很大变化,内有毛囊、立毛肌、汗腺、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皮神经。临床上常将预防药液注入此层,名皮下注射。
(4)皮片 指从本人体表切下来,移植于自身缺皮创面的片状皮肤。皮片可有三种厚度:①表层皮片 表皮和部分真皮乳头层;②中厚皮片 表皮和不同厚度真皮;③全厚皮片 表皮和全部真皮。薄层皮片易成活,但因真皮薄,无皮脂腺致不耐磨,干燥易裂。全厚皮片功能恢复好但不易成活,供皮区需进行伤口缝合并会遗留瘢痕。
2、名词解析
(1)皮革 真皮层的革化工艺制品。
(2)痱子 汗腺出口发炎所致,损害较浅,可只在表皮内形成小水泡。
(3)皮肤水泡 由劳动时摩擦、烧伤、烫伤、冻伤、细菌作用等引起,损害在表皮层内,上皮细胞间液体渗出积聚而成。
(4)血泡 损害已超真皮层,血管破裂,血液混入了水泡中。
(5)狐臭 腋窝、会阴、乳头等处有大汗腺,位于皮下或真皮层内,其分泌部比一般汗腺的管腔大10倍,达02mm,多开口于毛囊内,分泌物在细菌作用下才产生臭味。
(6)痤疮 毛囊口至皮脂腺开口这一段毛囊及皮脂腺本身的炎症。先是开口处上皮细胞角化堵塞皮脂腺,内容物变成黑头粉刺。粉刺挤出后或挤出前发生感染而成痤疮,即所谓“青春痘”。说明其形成与内分泌有关。
(7)鸡皮疙瘩 由于寒冷或害怕的情绪刺激致立毛肌收缩,真皮乳头层附近的表皮发生凹陷,而毛根连同毛囊略向表面冒起形成疙瘩。
(8)手足皮肤泡久了发白起皱 上皮尚未脱落的角质层吸足了水分,发胀变白,因面积增大而起皱。
(9)鸡眼和胼胝 皮肤表皮角化加速或角化过度形成。原因前者是病理因素刺激,后者由于机械压迫(如跖骨头的压迫)。
(10)肉芽 指伤口在愈合过程中,边缘的结缔组织向伤口中心生长形成一层颗粒状突起组织,若不再化脓感染,呈鲜嫩的红色,伤口边缘的上皮组织将随后铺盖上去,肉芽就成为未来的真皮和皮下层,伤口乃逐渐缩小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