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脉管系统---第二节:淋巴系统
1、解释概念:
(1)淋巴组织由网状组织作为支架,淋巴细胞聚集而成。可散漫存在于组织中,也可以一个淋巴小结为一个单位存在,小结中心为淋巴母细胞及新生淋巴细胞,周围是成熟的淋巴细胞。后者不断脱落进入周围组织和血流。淋巴组织多以孤立小结或集合小结的形式散布于内脏管道的黏膜层内,或组成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淋巴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脾和胸腺等。
(2)淋巴细胞可分为两种,即T细胞和B细胞。区别如下:
(3)免疫反应。人体在异物(包括外来的蛋白质、细菌病毒、细胞)入侵或自体突变的癌细胞出现时,白细胞会对它们产生反应,包括直接吞噬或分泌抗体等物质对抗原进行分解、溶化或毒杀,不会被它引发任何症状,因此这种反应能力被称为免疫反应。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包括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吞噬属于炎症反应,什么异物都可以被吞噬,故称非特异性免疫。分泌抗体则是淋巴细胞的功能,只有某些特异的异物才能激活这种分泌,而该分泌物只针对该异物起作用,故称特异性免疫。该异物称为抗原,分泌物称为抗体。对有些抗原来说,它第一次入侵后,身体所产生的这种对抗能力会终生记忆保留下来,血中常备有抗体。该抗原若第二次入侵,早有准备的机体就立即加以消灭。
(4)乳糜—乳糜池。乳糜指小肠在吸收脂肪分解产物时所形成的乳白色淋巴液,因此,小肠绒毛中轴上的毛细淋巴管得名为中央乳糜管;腹腔内三大淋巴干汇合形成胸导管时,汇合处膨大得名为乳糜池。
2、各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及其形态、位置和功能如下表。
,
3、(1)舌癌转移可摸到下颌下淋巴结肿大。(2)鼻咽癌转移可摸到颈外侧深淋巴结肿大。(3)牙痛可摸到下颌下淋巴结肿大。(4)乳腺癌转移可摸到腋窝淋巴结肿大。(5)胸腹癌症转移可摸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6)手指感染可摸到腋窝淋巴结肿大。(7)臀部、肛裂感染可摸到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
直肠淋巴回流
子宫淋巴
4、肠腔内的脂肪分解产物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小肠上皮细胞、中央乳糜管、肠系膜淋巴管、肠系膜淋巴结、肠干、乳糜池、胸导管、左静脉角、左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到达右心房。
5、脾外形的特点是其前缘有2~3个脾切迹,如摸到这些切迹当可诊断左上腹硬块为脾脏。
6、脾脏正常在左肋弓下摸不到,深吸气时也摸不到。脾大时左肋弓下才可摸到,脾肿大时其方向是先向前下方即向肚脐方向突出,可于第9肋软骨附于第8肋软骨附近处,而不是在第10肋软骨处触及。这是因为从结肠左曲顶有一腹膜皱襞向上外连至膈,名膈结肠韧带。脾恰坐在膈结肠韧带和结肠左曲上。正是它们阻挡了脾向下肿大。待脾肿大至重心明显超越膈结肠韧带以后才会主要向下肿大。最大者可搁在左髂窝和小骨盆上口(见答图8-3)。
7、乳糜进入尿中是由于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变粗破裂,破入排尿管道所致。临床造影检查证明,多数是淋巴管破入肾盂或肾盏,少有破入膀胱或输尿管。
肾及排尿管道的淋巴通过腰干回流。乳糜通过肠干回流,它们共同组成乳糜池和胸导管。理论上必须是乳糜池或胸导管阻塞,肠干的乳糜才会逆流入腰干。但造影发现有乳糜尿症状的患者,胸导管仍可以是通的,因此也可存在肠干和一侧腰干部分阻塞而它们之间建立了侧支循环的情况。
8、下肢的浅淋巴管回流分别经两组淋巴管,一组伴大隐静脉上行,所收纳的是大腿及小腿前内侧部,足内侧部的淋巴,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另一组伴小隐静脉上行,收纳的是小腿后外侧部和足外侧部的淋巴,汇入腘窝淋巴结。因此,小趾的感染不会影响腹股沟浅淋巴结。
9、动脉干堵塞后若侧支循环不能代偿,将引起局部缺血,表现为肌肉挛缩废用(缺血性挛缩)和神经功能丧失。
静脉大干堵塞后血液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静脉端压力升高,组织液回流受阻,这时淋巴液回流增加,但不足以抵消组织液的积聚而表现为局部水肿、营养不良而最终产生慢性溃疡。
淋巴管吻合比静脉更为丰富,较大的淋巴管堵塞才会引起淋巴回流障碍。淋巴回流是蛋白质回流的唯一途径,若淋巴导管堵塞,大量蛋白质在组织液中积聚,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不断升高,组织严重水肿,毛细管的液体交换就发生障碍而危及性命;若淋巴干阻塞则局部水肿严重,进而皮下组织增生形成象皮病(见答图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