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
一、学习思路与临床应用要点
1、骨与骨连结构成人体支架,起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支持保护要求稳固,运动要求灵活。体现了骨骼是个矛盾统一体。这观点是理解各部骨骼结构的依据,又是处理骨骼病损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侧重恢复其灵活还是稳固的功能?关节若需固定时,选择固定于何功能位?均应随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而异。
2、骨标志名称繁多,为了说明肌肉起止或神经血管的穿行。除用于诊测的体表可摸骨标志外均无须记忆,学生应去除精神压力。学习重点在于:①骨的名称位置;②六大关节、颅、脊柱、胸廓、骨盆、足弓的组成和功能。
3、阅读能力训练和描述术语运用灵活运用解剖学的“行话”、描述规矩是医护工作的基本功。
4、识图能力图是何结构、何侧、何面。若为切面,是何半何面。有时同一个图既有整观又有切面,应对照标本,训练形象思维能力,面对一平面图或影像片构建立体。形象思维能力是医护的基本功。
二、知识要求
1、解释概念:(1)骨小梁;(2)骺、骺软骨;(3)骨、关节、关节运动;(4)脊柱—椎管—椎间孔;(5)胸廓;(6)囟;(7)翼点;(8)骨盆;(9)足弓。
2、六大关节
3、睡硬床不翻身,骨突处皮肤受压超4小时会形成压疮。请说出下图12处骨突可致压疮的骨突名称。估计何处最常见?
4、解释下面临床现象:
(1)小儿长骨骨折常折而不断;颅骨骨折多呈凹陷性(像被压凹了的乒乓球)。
(2)某男,70岁,病卧半年多,营养状态差。帮他翻身时,右手伸向病人左肩后方用力一抬,此时被子压着的左上肢发出响声,病人同时呼痛。X光检查证实左肱骨上中1/3交界处骨折。
5、某男,45岁,因贫血需抽取骨髓检查其造血机能,请问在什么地方进行穿刺?
6、病儿两岁两个月,腹泻呕吐两天后入院,检查时摸到前囟,并发现该囟门向深面下陷,请问前囟为什么会下陷?
7、你设想如何能测量小骨盆上、下口的径线是否正常?
8、从手掌朝向看,上肢旋转可近360°。请分析旋转是由哪些关节的什么活动联合而成?
9、直立时骶骨前倾,体重落在骶骨底,将使骶骨围绕水平冠状轴产生旋转。哪些韧带拮抗了旋转,维持骶骨的稳定?
10、踝关节扭伤为何以足底扭向内侧(过度内翻)多见?为何又在下楼梯时多见?
11、根据“骨小梁的排列方向与该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这一规律,医护人员要求骨折康复病人及早离床活动。请解释其道理。
12、截取一段腓骨干用作自体骨移植的材料,是否可行?为什么?
13、哪些骨全长(或绝大部)可在皮下摸到?这有助于发现骨骨折。
14、足的内外翻运动是适应什么客观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假设内外翻运动不能行,会产生什么后果?
15、吸气时胸廓有何变化?
16、如何理解前臂骨间膜的纤维走向?
17、“病人腰痛,医生头痛”。你设想骨关节可有哪些致痛的变化?
三、技能目标
1、在积木式分离颅、翼颚窝、脊柱腰段模型上弄清各骨位置及孔裂走向。
2、在自己身体上摸认各骨性标志。
3、说出并表演头、六大关节和前臂骨间关节的运动名称,指出各肌组的位置。
4、如何描述下两图的体位,A图才能令人听懂照做;B图形成深刻印象?
5、请依说出上图环枕关节,脊柱,上、下肢各关节处于何位。
四、作业
1、在图上填上可摸的骨性标志。
2、错图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