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1 解释概念
(1) 生命体—思维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一团蛋白质进化到能自我复制,生命就出现了。它发展出一层膜把自己和环境分隔开来,成为一个独立代谢的生命体——细胞。单细胞互助合作演化成多细胞生物,继而细胞分工,形成具备组织、器官的机体。生物在适应环境而进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例如趋光性),终至出现动物思维。思维是物质的产物。
(2) 教育目标 上世纪50年代起,世界各国公认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能力包括智能和技能(肌肉收缩来表现)。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连续提出:“知识是基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学习以培养能力为主”;“学习策略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价值观是学习的决定因素,世界各国趋势是把价值观的培育放到首位”。目前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世界潮流。
(3) 思维能力层级包括:知道、理解、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判断。通过各层级认知客观事物,可得到不同深度的主观知识,但不一定为真。后来人们发明用实验方法来重复证实,就得到客观知识,若被证伪就抛弃。客观知识有事实、概念、命题、范畴、定理、规律、理论等存在形式。它们分属于自然、社会、思维三个学科,各再分科,是分科之学,简称科学。证实和证伪的方法统称科学方法。
(4) 批判性思维能力 有些教师习惯于含糊地号召树立“科学精神”,教学上却照本宣科,甚至宣扬灌输必要而且有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2012年发表改进版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改进全球标准》,标准规定“必须教授科学方法的原理,包括分析性和批判性思维。”不要空谈科学精神,强调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5)学习成果 WFME的《标准》中,针对学校重教学达标轻学生收获达标,将教学目标objectives含义明确为学生收获的成果outcomes。
学习解剖学的成果应包括:
①不止记结构的名称,脑海中要建立起人体结构的立体图景;
②不止记忆名词概念,要提升出器官发生发展配布规律和病变发生的规律,进而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医护实际问题。
③把解剖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学习。各学科的理性认识汇成唯物辩证世界观,从而树立起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性和必然性的理论依据。
(6)内脏 专指直接参与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器官(生殖属代际代谢)。
(7)规定解剖学姿势是为了有个标准来确定方位。否则站着头是上,仰卧肚皮是上,就乱套了。解剖学姿势与立正的区别是:双足靠拢,掌心朝前。
(8)设轴的目的有二,一是借以确定切面。通过三条相互垂直的轴可切出三个标准面,便于定位来描述结构;二是为运动定名。关节运动是动骨绕定骨旋转,旋转必有圆心,通过圆心可作三条相互垂直的轴。围绕冠状轴的运动名屈伸,绕矢状轴为收展,绕垂直轴为旋内旋外或旋前旋后。
二、3、 填空题参考答案
(1)下方(不能说下面)(2)末节背面下份(3)末节外侧面前份(4)内侧,有无名指相隔(5)拇指末节的后缘与食指基节的前面相贴(6)前份(7)腹前壁中线的中上1/3交界处(8)口腔内(9)头端(10)深面
4、描述
A 溃疡位于右前臂前面中下1/3交界近外侧缘处。
B 第一跖骨头肿胀。右侧踇趾的跖趾关节外翻达45度,踇趾的末节插入第二第三趾间,趾肚朝外,第二趾骑跨踇趾之上。这是高尿酸症(痛风)导致的关节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