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开放的建议 黄奇帆教授讲座记录。原标题:“中国如实现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等于第二次入世”2019.4. xindong摘编 2019.5.14
黄奇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一.世界贸易的变化
三十多年以前的国际贸易,70%是成品,你把拖拉机卖给我,我把机床卖给你。
到2010年成品降为40%,2018年降至30%,贸易70%是零部件、各种中间品和原材料。
成品多数已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出来,是多国多企业所生产零部件的组合,服务贸易飞速发展。中国近10年服务贸易每三年翻一番,全球服务贸易五年翻一番,而货物贸易一般要十年翻一番。生产体系变化促生新的企业组织、新管理方式和新规则。
一个产品的零部件在几十个国家生产,所以看一国制造业水平不是看单个的企业规模,而是看产业链的集群、供应链的纽带和价值链的枢纽。谁能把上千个中小企业组织在一起,谁就是制造业的老大。苹果手机一共500多零部件。几十个国家的几百个企业参与。部件企业各有拿手好戏,各有自己的专利,苹果公司并不掌握但苹果定标准,它是世界使用芯片最大的户头。如果苹果不使用高通的芯片,高通就垮而苹果有其他的芯片可以选择。所以产业不仅仅是核心技术、资本多少的竞争,更在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标准十分重要,各种专利发明,是围绕着这个标准,发明专利要符合这个标准才会被采用。
二. 新情况下“三零”才利于发展生产
1. 零关税
现在一个产品,几十个国家共同制造,又从最终组合厂卖到全世界,几十次跨越国家的海关,加上物流费用不断叠加,都变成了关税的基数。大家发现,零关税才是最合理的运作。
WTO为推动自由贸易,早就要求降低关税。税越低代表贸易越自由。中国的加权关税,去年已经降到7.5%。不过整个世界是5%以内,美国现在是2.5%,利于美国公司的发展。
2. 零壁垒 一个产业链涉多国,一些国家设壁垒,跨国资源配置就麻烦。所以必须有一个大体一致的营商环境,几十个国家才能协同生产。现在讲营商环境要国际化,公平、公正、公开。
不仅是部件加工,还涉及物流、仓储、服务等,都要讲零壁垒。
3. 零补贴 如果一个国家,为了争夺产业链,有意给某些企业进行税务补贴。会使得跨国布点发生扭曲,国家间也不公平。
三. “三零”是大势所趋
美国2002年就在WTO和G7国家里提出“三零”,提出到2010年,把关税降到5%以内,到2015年把关税降到零。2010年,WTO的主要国家关税都降到了5%以内,但最近七八年无进展。因为零关税对发达国家有利,却跟那些卖农产品和原料的国家无关。
最近七八年,五六个发达国家形成了一个贸易体(即FTA自由贸易协定)。这像是抛开WTO进行双边谈判。但应认识到,FTA是全球化发展中生产力发展后协调生产关系的产物,非逆全球化,而是全球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去年日本跟欧洲的FTA协议将在今年下半年生效。叠加经济量达20多万亿,占全球70万亿的1/3。美国跟欧洲、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的FTA基本已经谈好了,等到2020年,叠加在一起,经济总量占全球54%,贸易总量占全球贸易的55%。
如果中国也进入FTA,加上中国占世界经济16%的份额,就等于形成一个占世界经济70%的贸易体。如果中国不介入,等于我们走出了世贸。如果介入则等于第二次入世,这对中国在2035年成为世界的现代化大国、2050年成为强国,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税为零了,大量国外的汽车会否冲击中国市场?中国一年消费2500万辆车,只120万辆从欧美和日本进口,2300多万辆都在中国生产,其中1800万辆产自合资企业,零税后,高档车进口也许翻一两番,但两千万辆还是产自中国。开放过程中,合资企业可能变成外资独资企业,但却不会关掉将整车从本国运来,他不会做亏本生意,不用太担心外国的汽车会冲击我们。
四. 零关税对中国好处多
过去一讲零关税就是国门大开,外国货冲击,中国的工农业、服务业会萎缩。当年入不入WTO我们有过大辩论
。后来事实证明基本没有多大冲击。入世贸前,世界前二十金融机构中国一个都没有。现在前十的银行我们占五个,前十的保险公司里面我们也占好多。如果关税归零,我们得到的好处如下。
1. 现在的制造业大家都先看中国,中国每年进口的零部件占到了全球的60%,当工业品零关税时,我们的企业成本将下降,是最大的受益体。
2. 虽然中国有最大的产业链群,但是群里我们掌控纽带、掌控标准的企业并不多。华为就是掌控标准,供应链上有360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比苹果多两倍。实现零关税对中国形成总部,形成中枢,形成集团龙头都有提升作用。
中国的企业将进一步走向世界。
关税下降,会促进中国的生产力结构的提升。促进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加强。使得工商企业的成本下降。
五. 零壁垒让中国企业走出去更方便
营商环境,主要是讲八个要素:
1. 同等国民待遇 你的企业,企业都在这块土地上生成,应一样的待遇。
2. 负面清单管理 即“法无禁止都可为”。前几年我们政府已搞负面清单,但一搞就三百多条。这次人代会,总理讲,负面清单的条目要大大减少。
3. 尊重知识产权。
4. 公平、规范、合理的劳动保障制度。
5.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6. 竞争中性 在招投标、政府采购、资源配置、银行贷款等,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同等国民待遇。
7. 开放市场 不能让企业能做的事很有限。
8. 允许开银行 银行要在三十个城市开分行,健全发展。
这次人代会通过了《外资投资法》,对我们以前不怎么开放的,或者嘴上在说开放的那些领域,比如教育、卫生、文化、金融、服务贸易等更进一步开放。
现在在数字贸易有很多复杂的壁垒。
数据通信自由是FTA讨论里面数字经济的第一条。当然就是说数字经济里应有游戏规则。中国有很多互联网业态发很好,但为什么发展不到美国去?发展不到欧洲去?也发展不到日本去?这其实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投资问题,而是法治性的游戏规则不接轨。你到他那里,那些事不许干,法律基本上有约定。例如互联网平台不得搞金融,只为金融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市场服务,谷歌就只做它的平台,不跨界。一跨界就会乱套。但我国几乎所有互联网都搞金融,你是搞金融还是你乱搞金融?比如我们的P2P,一搞就搞了上万个,跟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穿透到全国各地。几年一过,几百亿的坏账就爆炸了。
数字贸易谈判是我们以后跟日、美、欧,以及他们之间谈判的重点。在零关税背景下,消除壁垒会是认真计较谈判的重要内容。如果把这些事处理好了,问题就解决了。
六.补贴要补在刀口上
1. 我国一年补贴几千亿,应省掉。
2. 补贴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跑部钱进、灰色交易。少搞补贴,可以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新。补贴盛行的地方,大家骗钱骗补,产业结构一定过剩过烂。例如电动汽车,规划加起来,到2020年是2000万辆,就为了骗补,实际上做不到。除了骗补产生了大量的产业户头外,没有形成好的电动车。基本问题是电池,用到第三年,充一次电跑不到一百公里了。换一个电池等于半辆车的价格。受撞肯定触电,下雨天电池进水立刻短路。还有光伏电池业,只要补贴取消,行业马上就会瘫痪。
3. 补贴应补在哪?应补在环保上;产业结构调整以后,出现下岗工人就补就业;补研发环节。
七. 中国应该怎么做
在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60条里,第七章第一段专门讲中国进FTA怎么展开、怎么推进。国家其实想的很长远。“三零”原则是贸易格局的基础。在推进的时候,有几点要把握好。
1. “三零”不等于全部归零,关税这方面,不是百分之百的商品全部零关税。日本卖欧洲的货物,有86%的品种零关税,有14%的品种,用15年时间逐步归零。15年以后,一万个商品里面,可能还有500个抽税。哪怕是100年以后,还是有5%、6%的关税。
2. 利用“三零”原则中的阶段性、趋势性和灵活性作国家间谈判,你争我夺,我同意你这两点,你同意我那两点,最后协定签订,大家遵守。
3. “三零”是要实验的。三中全会的报告对FTA讲了要搞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试验成功了,推广才有底。FTA只要一签,是整个国家的信用。我们现在有许多自贸区,连“三零”概念都没听到过,也没想过自贸区试验和国际上的双边自贸协定是什么关系。大家到网上搜一下,会看到各地自贸区在干什么。一个自贸区120平方公里,多在城郊结合部,“征地动迁,集中移贫”,实际上是在那里造新城,和“三零”实验没半点关系。(完)